上完了美術課, 多數的家長,都開心的帶著孩子精采的作品回家。之後在偶然機會,看到孩子在家的創作,怎麼這下子畫出來的圖不怎麼另人驚艷?原因當然有很多種,也許是孩子當時並不想畫、或是其他偶發事件引發情緒上的因素導致。但就技術層面來說,'引導' 和 '資料的準備齊全與否',對作品最後的呈現有很大的影響。
老師上課時可能準備了許多的照片和作品,在學生開始創作前,針對題材,先給予視覺的刺激。但回到了家,有多少的孩子能在創作前,及時取得創作題材的參考資料?因為麻煩,往往就是照著記憶去創作,偏偏我們環境裡有太多的公式化圖像。如太陽,這樣的圖像常常在我們學校裡出現,許多孩子們已經習以為常,認為太陽在畫面上這樣的呈現是合理的。還有媒材的選擇也大多不足。大多的孩子在大人的安排下(方便清洗、較乾淨的大原則下),選擇了鉛筆在家做創作。試問沒有適當的工具,怎麼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?
美術老師除了需要在上課前先充分的準備教材和資料之外,在創作前、中、尾段的引導往往是造成差異的一大因素。有時完全的讓孩子自由的創作,有時適當的給予想法上的刺激,或技巧上的提醒。這些都沒有一定的準則,創作過程中的互動是隨機的,沒有固定的方式下,才能擦撞出不同的創意火花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